首页

91美脚论坛

时间:2025-05-26 01:03:59 作者:将门好女甘公荣接棒母亲龚全珍 当选全国道德模范 浏览量:33291

  7月29日,饿了么与爱德基金会宣布,对“爸妈食堂”公益项目进行服务升级,双方将在众多爱心商家的支持下,在北京市朝阳区试点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爱心配送补贴,通过送餐上门服务提升他们居家养老的用餐体验。

饿了么与爱心商家一起为老人过生日

  “爸妈食堂”是饿了么与爱德基金会联合打造的公益项目,平台爱心商家以交易捐的模式筹款,为社区的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公益午餐,以及年度的生日会、节日聚会等关怀活动。首个“爸妈食堂”已在北京月坛街道挂牌落地,自5月6日起,每天为50位老人提供免费午餐。

爱心商家代表探访“爸妈食堂”

  今年83岁的伊奶奶来自农村,老伴前几年去世了,儿子也不在身边,有了“爸妈食堂”之后她每天都能吃上热乎的午餐。“特别感谢‘爸妈食堂’项目,感谢关爱我这样独居老人的爱心商家。”伊奶奶表示。

饿了么为爱心商家门店颁发荣誉证书

  29日,农夫山泉、蜜雪冰城、幸运咖、张亮麻辣烫、牛约堡、辛香汇、哈灵面馆、东发道、好人民间小吃、茶百道等10个参与捐助“爸妈食堂”的爱心品牌代表来到“爸妈食堂”进行爱心探访,除了给老人们带去问候与礼物之外,也陪几位寿星度过了难忘的生日。

  “用爱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是蜜雪冰城的理念,”蜜雪冰城四大区外卖负责人杨劲表示,“‘爸妈食堂’这样的公益项目与我们的‘有爱’文化非常契合,因此很高兴我们的很多门店积极报名参与,让爱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也能为让更多老人的晚年生活多一份‘甜蜜’。”

  首个“爸妈食堂”落地近3个月,爱德基金会与饿了么也基于老人的反馈对于项目运营进行了新的优化设计。“对于有些出门不便的老人来说,他们更加急切的需求,是希望能提供送餐上门的服务。如果能够解决配送的问题,可以提升更多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用餐体验。更大范围实现‘爸妈食堂’项目的服务覆盖。”爱德基金会“爸妈食堂”项目负责人表示。因此,双方决定升级项目模式,为出门不便的特殊困难老人提供配送补贴,由饿了么提供送餐上门的服务,8月起在朝阳区开始试点。

  饿了么公益事业部总经理徐昕哲介绍,饿了么已将助力提升老年助餐服务确立为平台的重点社会责任项目,并且已在上海的松江区以及普陀区验证了数字助老模式创新的可复制性。其中,普陀区通过“政府+企业+公益”的“普陀模式”,实现了托底困难老人送餐上门服务的全区覆盖。

饿了么骑手为老人送餐

  饿了么还针对老人的送餐需求,定制了业内首个“助老e餐”社区专送服务。在物流配送方面,采取“一点取多点送”的模式改造,实现提效降本。在送餐人员方面,老年餐订单将优先定向分配给由党员、先进骑手组成的“助老e餐”专送队,并以专业培训的方式确保为老服务的质量和温度。

  徐昕哲表示,基于高效率的政企合作,饿了么在过去一年中积累了丰富的老年助餐服务经验。“爸妈食堂”项目也将在与朝阳区相关部门的协作下继续创新,进一步拓展社会爱心力量参与的方式,共同为更多老人的幸福晚年而努力。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江苏多地发布中小学调休通知

公告称,李刚自担任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以来,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为公司免税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为公司的规范运作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公司董事会对李刚在任职期间为公司所做的努力和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全体员工对李刚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第七届中英经贸论坛举行 郑泽光: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2023年9月6日,为促进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交流与合作,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在香港中联办教科部、香港教育局、四川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成立。在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帮助下,香港港专学院等7所香港院校的学生到四川交流学习。而部分四川院校的学生在香港实习后,还获得了留在香港工作的机会。

“链通上下 共赢未来”铁路物流供应链(西安)合作交流会举办

面对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建议,尽量避免在气温最高的时段外出,高温天气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晒和补水,建议饮用含盐、含矿物质的水,少量多次,避免因排汗过多而造成水盐代谢紊乱引起身体不适。如果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要及时到阴凉通风处避暑补水,情况严重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新增24种!高校专业调整如何服务国家战略?

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现代化建设还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但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也无惧艰险。

赛事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参赛高校累计破百,共征集作品1352件,经过高校选拔赛、区域赛、全国初赛及半决赛的层层角逐,评选出三等奖作品80件,决赛现场评选出二等奖作品22件,一等奖作品5件,并评选出“优秀科普宣教员”5名。本次赛事全程开通网络直播,并由场外观众投票产生最佳人气奖,一等奖作品南华大学《“核”你一起“碳”寻历史之钥》斩获该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